close

Long Steady Distance長距離均速訓練方式,跟傳統的Long Slow Distance - 長距離慢跑訓練有一定的差別。這次跟大家分享個人2小時 / 21公里訓練數據來做說明,希望大家能有更具體的畫面。

shutterstock_150981035-631x421.jpg.cf  

( L.S.D.相關的對比差異,可參考「 LSD長課訓練的迷思」一文)

 


 【 Long Distance - 長距離 】

 

在主觀的長距離定義上,每個跑者的條件狀態各有不同,對長的承受度也有所差異,但在客觀的長距離定義卻是存在的

 

每個人的身體裡都帶著大量的燃料,無論是經過訓練與否,這個量是足夠我們持續進行2小時的活動,活動本身的激烈程度不大影響使用時間。

 

意思是,我們很激烈地跑2小時,跟我們很慢地跑2小時,燃料的消耗也是相近。所以這次就用2小時來做一個說明的例子。當然,長課的長度可以很長,往後再討論如何把長度提升的問題。

 


 【 Steady - 穩定 】

 

穩定的指標,長久以來的傳統都是以步速 (Pace) 來做基準,但是在長均訓的訓練當中,將會以步頻 (Cadence) 作為基準。步頻能讓狀況穩定,專注於步頻而不是速度,才能有效穩定各項機能的輸出。

 


 

【 步頻數據 】下為21公里 Cadance - 步頻數據

(末端進入人多路口,可忽略)

Screenshot_2016-04-30-22-24-44_1 

 

【 心跳率數據 】下為21公里心跳率數據

Screenshot_2016-04-30-22-26-01_1  

心跳維持在157~168之間,起伏的心跳是來自於起伏的地形及環境。訓練的當下,並沒有專注或注視心跳變化,只專注於步頻輸出的穩定性。訓練過後再來檢視心跳率數據,會知道輸出穩定性如何。

 


 

 

我們把步頻跟心跳率的數據放在一起會發現,無論心跳高低起伏,我們依然可以控制步頻的穩定輸出。

 

【 步頻及心跳率對比數據 】下圖白色是心跳率,橘色是步頻

Screenshot_2016-04-30-22-23-47_1  

 

● 當跑者在過程當中專注於心跳率的話,輸出會變成無法掌握,很多因素會讓心跳產生起伏。

 

● 當跑者在過程當中專注於步速 (Pace) 的話,會為了維持速度而加大或減慢速度,而導致機能輸出不穩。

 

● 步頻會是最容易掌控輸出的基準。穩定的步頻不等於穩定的速度,也不等於穩定的心跳率,但會是穩定地推進的一個狀態。

 


【 總結 】

 

長距離均速訓練是以穩定推進為目的,以伸延距離為目標。達到持續推進的有效方法,是掌握步頻輸出穩定性,能持續穩定輸出步頻,等於能持續穩定地推進。

 

穩定輸出是穩定推進的基礎

穩定推進是伸延距離的基礎

 


 

 

以上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

如有不足,歡迎指正交流

如有問題,歡迎提出多聊

如有幫助,歡迎分享出去

謝謝

 

arrow
arrow

    LoaferBear Ult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